

“金点子”成创效“金钥匙”
——徐矿集团各单位多措并举推动经营质效双提升
◎本报记者 李毅
今年以来,徐矿集团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聚焦降本增效、创新赋能,推动基层单位深挖潜能、优化服务、加速转型。
深挖潜能,筑牢发展“基本盘”
一条螺栓、一个螺母看似不起眼,但在郭家河煤业公司物资保障中心的职工眼中都是开源节流的“宝贝”。作为该公司掌管物资采购的“大管家”,该中心积极响应公司“过紧日子——向管理要效益”专项行动,强化物资管理,最大限度节省材料费、盘活废旧资源。目前共盘活资金345.35万元,节约资金1403.56万元。
下好“降本”功夫,更要做好“增效”文章。面对煤炭市场波动的复杂形势,天山矿业公司牢固树立“保煤质就是保生存”的理念,千方百计提升原煤“含金量”。持续加强放顶煤管理,重点针对52107和72104后溜槽放煤情况,采用“见矸关门”措施,减少大块矸石进入运输系统。
在新安煤业公司“洗选专业创新工作室”,洗选专业技术人员正围绕进一步提高洗选效果、降低洗选成本开展洗煤厂技术改造攻关。通过一场场头脑风暴,其自主设计“洗煤厂洗精沫二次回收系统”成功实施应用,进一步增加粗煤泥回收力度,洗精沫平均回收率增加2%。
优化服务,提高市场“满意度”
连日来,秦陇运销公司实施“一对一”服务模式,在提升客户黏性上做文章,按照“一吨不嫌少、一户不能丢、一刻不放松”的工作要求,分头行动对接重点用户,针对性制定销售方案,进一步激活贸易业务可持续发展潜能。
梳理反馈信息102条、归纳汇总合理化建议11条、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6条……物资供销公司宝通仓储中心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广泛开展“百家征集,优化入库”意见建议征集活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赋能,跑出转型“加速度”
华东机械公司高端托辊智能化车间内,焊接机器人依照电脑指令上下调节、精准作业,AGV小车与堆垛机、链条机等智能设备协作搬运货物,高精度喷涂机器人对托辊表面进行均匀“上色”曾经需要投入大量人工进行的运输、焊接、喷涂的工作,工作人员只要站在一旁输入指令,机器人就可自动完成,且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高,这些‘机械人’堪称自动化车间里的“最强工人”。
今年以来,该公司紧紧围绕产能保障、工期兑现、服务响应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焊接机器人、托辊自动化生产线、激光切割机、刮滚一体机、激光截管机等智能装备优势,实现装备减人,提量增效,其生产效率提高300%,人工成本降低80%。
在徐矿新能源公司数字运维中心内,只需两名值班员就可轻松实现对江苏省最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电站之一的垞城电厂200MW储能电站各设备状态、安防环境等全方位监测。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实现各区域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的实时监测和环境监测,让千里之外的场景尽收眼底,实现了“少人值守、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