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香梅:矿区“暖香梅”织就防护网
◎本报记者 陈依诺
在天山矿业公司,大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片,从保卫科消防干事董香梅脸上刮过。她弓着身子,呵出一口热气,快速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毅然决然地向矿区走去,开启了一天的消防安全巡检工作。
宿管班班长王敏恰巧路过:“香梅姐,又忙活呢!这么冷的天,你这跑来跑去可真不容易。”董香梅直起腰,爽朗地说:“赵师傅,这消防设备得常检查,关键时刻才能起作用,冷点不算啥!”说完,她便熟练地从腰间工具袋里抽出专属标签,目光专注地仔细核对灭火器的购买时间和检查记录,在一笔一画间更新着厂区的消防“档案”。在工友们眼中,身高仅一米五的香梅,虽身形娇小,却凭借着专业能力,稳稳撑起矿区消防安全的“半边天”。
时间回到2016年,那时在经管部负责工程管理的董香梅,敏锐地察觉到矿山消防工作存在短板。她买来大量消防专业书籍研读,认为当务之急是必须要结合矿区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董香梅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矿区消防工作中,九年来矿区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单调的墙壁,如今挂上了醒目的安全宣传栏,成了职工们获取消防知识的“安全窗口”;她精心准备的消防大讲堂,将晦涩的消防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案例,成为职工们都很期待的“消防小讲座”;曾经令人忧心的飞线充电隐患彻底消除,九座崭新充电车棚极大地方便了职工……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董香梅心里装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对消防知识了解较少的少数民族职工。“这个消防面具,你看要这样戴。”董香梅手持消防面具,用标准普通话耐心地讲解,身旁的主管帮忙翻译,大家有些紧张地摸索着呼吸阀堵盖。董香梅笑着掏出备用堵盖:“别慌啊,我刚开始学设备的时候呼吸阀也装反过好几次呢,多练练就会了。”大家忍不住笑了,值班室里也暖意融融。
董香梅的消防安全责任范围,也不局限于公司内部。在阿格乡,她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家庭防火、初期火灾扑救等实用消防知识。她配合派出所,为北山片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从消防设施使用到应急预案制定,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为企地共建促和谐、携手并进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寒来暑往,董香梅投身矿山如今整整三十载,她依然坚守在消防安全岗位,在天山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别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