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疗”正当时 精工焕“新”颜
——华美热电公司C修侧记
◎本报记者 陈依诺 通讯员 王玉瑶
16个昼夜连续奋战,219项检修任务圆满完成,23项重点攻坚项目高质量交付……近日,华美热电公司C修工作圆满完成,书写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进度零延误”的硬核答卷。
早字当头:谋定后动抢抓先机
3月11日,随着供暖季画上句号,该公司检修部迅速行动,将任务拆解为日计划、周目标,锅炉、汽机、热控等专业组挂图作战,重点攻坚项目被贴上“红色标签”。
锅炉班组的战斗从一场“时间赛跑”开始。在供暖结束前,韩宜烁就已经开始了部分架子搭设和所需备品备件的采购工作,为后续炉膛搭架、受热面检查赢得关键时间窗口。副班长贾明章跟韩宜烁是多年的“黄金搭档”,他们高效交接、全面排查内部的受热面管排磨损、腐蚀状况,在受限空间内连续工作12小时后,当即启动更换修复预案。
这场“时间争夺战”贯穿全程。锅炉班组在进行给煤机检修过程中,热工班组交叉完成其测点传动,针对DCS系统上万测点校验,创新“分区并联作业法”,使效率提升40%;汽机专业组将闭冷泵检修与真空泵轴瓦调整同步推进,节省工时12小时。各班组以目标工期为导向,及时分析原因、协调资源、制定措施,确保“小目标”严丝合缝、“大节点”稳步推进。
智慧赋能:科技护航安全提质
“未系安全带,请立即整改!”AI监控系统突然响起警报,安监员赵瑨立即通过智能终端调取实时画面,系统通过机器可锁定违规行为,为安全生产筑起一道智能防线。
尽管智能系统全天候“站岗”,赵瑨仍坚持走现场。从地面上的供热首站,到65米高的炉顶测点,他手持检测仪在工作任务重、交叉作业多、工作票办理和安全措施布置比较集中区域,逐项核验“主要设备设施风险管控责任卡”,一趟下来至少要3个小时,确保不遗漏任何一项必要安全措施。
这种“AI云端监测+人力地面织网”的模式,正是华美热电“全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缩影。通过“三违抓拍”“智能识别”“风险预警”等信息化工程,有效防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实现了对各类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与精准定位。
严字托底:标准先行精益求精
在一号机组C修现场,热控班正开展一场特殊的检修,数以万计的测点如同人体的“神经元”,连接着DCS系统这个“大脑中枢”。热控班张慈庚和同事们要做的,就是确保每一个“神经元”精准传输,他们逐项梳理点表,细致核对逻辑,确保每一个点位都准确无误。
与此同时,汽机班班长朱斌主动带领全班人员开始加班加点,严格按照检修工艺标准对真空泵、闭冷泵进行量数据、做记录,朱斌紧盯百分表的跳动,一边详细记录轴颈处、叶轮处、联轴器的数据,一边下达指令汇报:“该泵轴弯曲度符合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如今,该泵启动满负荷运行后,轴向及径向振动均优于标准值0.04毫米。
质量是检修的生命线,该公司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采取拉网式排查与重要设备“把脉问诊”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各项任务有序进行,同时严格把控质量,从螺栓、垫片等细微之处,到泵体导流槽、扬水管、出水口等主要结构部件的焊接质量,均进行细致无损检查,这种“用显微镜查问题、用刻度尺量质量”的严苛标准,铸就了华美热电“修必修好”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