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专题
2025年08月15日

段作伟:生命赛道上的“拆弹专家”

阅读量:74

◎本报记者 陈依诺

凌晨的医院走廊,灯光冷白而寂静,只有监护仪的滴答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徐矿总医院贾汪院区神经内科科主任段作伟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刚刚结束的颅内动脉取栓手术很成功,患者的血管重新流淌起生命的信号。

这样的夜晚,对段作伟来说再熟悉不过。作为神经内科的“掌舵人”,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奔赴一场场与死神的“竞速赛跑”。

神经内科医生常被称为“大脑的修理工”,而段作伟更像是一位“生命的拆弹专家”。他的战场在纤细如发的脑血管里,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毫厘之间的生死博弈。7月份的那场跨省救援,至今仍被同事们讨论。

当80岁的山东老人因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命悬一线时,当地医院束手无策,家属的求救电话直接打到贾汪院区。没有犹豫,没有推诿,“我们派车接人”——放下电话,卒中中心瞬间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一场跨越省界的生命接力就此展开。此刻,绿色通道全开,多学科团队严阵以待,却在关键时刻遭遇“溶栓禁忌”的意外——患者的血小板数值亮起了红灯。

生死关头,段作伟果断调整方案,带领团队在30分钟内完成评估、麻醉、取栓,即便在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惊险时刻,他依然沉着冷静,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精准引导下,将取栓支架送至闭塞部位,一针见血地“钓”出那条长达1厘米的暗红色致命血栓。术后老人苏醒的那一刻,家属的眼泪和颤抖的感谢,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熟悉的注脚。

这份举重若轻的从容,源于十一年如一日的淬炼。师从我国神经血管介入泰斗刘新峰教授,段作伟在学习与交流中不断精进,每年完成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颅内动脉闭塞取栓等微创介入手术200余台,打下了扎实的技术根基。

然而,在技术之外,段作伟的字典里“创新”与“传承”从不矛盾。在贾汪院区,他推动的“脑梗死静脉溶栓DNT30分钟”标准,让这座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卒中救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组建的眩晕专病团队,每年为1000余名患者精准复位,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建立帕金森病专病管理团队,提供从早期诊断、规范化药物治疗、中晚期药物调整到非药物干预的全病程、个体化管理方案。

如今,办公桌上堆满的国际期刊和密密麻麻的笔记,透露着他对“精准医疗”的执着。而在患者眼中,他又是那个不厌其烦的“吹哨人”——门诊时,他总是一遍遍科普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直到老人听懂为止;下班后,他仍在微信群中发布健康资讯,两个微信群成了患者们的在线“健康课堂”。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