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澎:“硬功夫”书写仁心答卷
◎本报记者 郝雨萌
5台手术全部完成,经过短暂休息来到病房查看患者情况,整理书写医疗文件,与同事进行交接班,复盘总结当天的工作……完成所有任务后,时间已经接近晚上9点钟,徐矿总医院贾汪院区骨科主任高澎这才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迎着月光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坚守与忙碌,是高澎参加工作19年来的真实写照。作为医院骨科团队的领军人物,他与科室成员上下一心,通过卓越的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细致的关怀与专业的治疗。
今年6月,一位特殊的病人在家人的陪伴下转入该院。在仔细查看病人检查报告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高澎了解到,病人因摔伤导致了股骨近端骨折。然而,由于患者年龄大,并伴有脑梗、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治疗面临的风险较大、难度艰巨。
“病人现在状态十分痛苦,必须尽快进行手术!”高澎立即聚集骨科团队成员,并密切联合医院其他科室开展MDT会诊,在紧张讨论中迅速制定了合适的方案。为了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他和同事们时刻关注着病人的各项数据,针对骨折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治疗,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从而提升了麻醉的安全性。
得益于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病人身体内环境始终保持稳定,手术耗时20分钟左右就顺利完成。在众人的细心关照下,病人恢复情况良好,在术后的第三天便能够遵循医嘱开始尝试下床。
“之前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病情过于复杂、难以治疗,我们原本已经不抱有太大期望了。高医生,真的感谢您!”听到家属感激的话语,高澎深感围手术期的辛苦付出得到了由衷认可,心中倍感欣慰。
在坚守岗位救助病人的同时,高澎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持续深耕“微创”专业,带领团队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专业水平。他时刻关注着业内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凭借深厚的知识积累与工作经验参与每年年初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工作;在每周六的业务学习中,他积极与同事们进行深入交流。目前,徐矿医院贾汪院区骨科团队在苏北地区率先创新开展了“单孔分体脊柱内镜”技术的学习,并已经在手术治疗中成功应用。
“我们开展骨科治疗,不仅需要手术台上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更是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持之以恒的求知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高澎常常督促团队成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在手术实践的过程中对他们给予细节指导,进一步为骨科领域培育高素质的医疗年轻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