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煤海副刊
2025年08月15日

去山里走一走

阅读量:164

〇 王同举

闲暇时,到山里去走走吧。爬山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一路林木青翠,奇石峭壁林立,泉流飞瀑不断,既养眼又舒心。

一个人爬山,图的是随性、自在,无需做过多攻略,也不必迁就谁的脚步,渴了就掬一捧山涧水,累了便倚着老树歇歇脚。独行山间,脚踩碎石的咯嗒声,枝叶擦过衣袖的窸窣声,还有鸟儿掠过头顶扑棱翅膀的声音,每一种声响都在耳边轻轻回荡。阳光透过枝叶间隙洒下,在地上投下一串串晃眼的光斑。风掠过松树林,卷起阵阵松涛,透着山间独有的清寂。偶尔兴起,对着空谷大喊一声,回声撞在岩壁上又折返,比任何回应都熨贴。

若有三五好友相伴,爬山的乐趣又添了几分。你指着崖壁上的野藤说像极了老家院墙上的景致,我数着路边的蒲公英笑谈谁先吹落最后一捧绒毛。走累了,一行人停下来,择一荫凉处暂坐,喝几口水,咬几口随身携带的面包,彼此交流下此时的感受,也可以什么都不说,静静地吹着风,看云朵慢悠悠地漫过山坡,看溪水缓缓地从大石上爬过。如此走走停停,岂不是比铆着劲比拼谁最先登顶更有滋味?也许生活原本就该这样,不慌张,不要急着赶路,“何妨吟啸且徐行”,方能体验到真正的人生况味。

古人对待爬山向来有别样的意趣。王维在辋川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白戴月登山时“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苏轼更是“竹杖芒鞋轻胜马”,在山头笑对“一蓑烟雨任平生”。远离喧嚣繁杂,亲近一方山水,悄然抵达淡然与豁达的心境。爬山从来就不是和山较劲,也不是要试图征服它,而是要借山的风骨和水的灵性来滋养自己的闲心。

总会有人说:“爬山不就为了站在山顶拍张照么?”这话实在浅了。谁说登顶才是目的?爬山途中,那些被露水打湿的裤脚,被荆棘勾破的衣角,还有偶然发现的不知名野花,都是远比山顶风光更鲜活的记忆。若非要赶着时间打卡,反倒把山路走成了赛道,哪里还能品得出草木的清香?哪里还能听得见大自然微妙的呼吸?

山有山的性子,晴时袒露筋骨与丰姿,敞敞亮亮;雨时裹住云雾与清响,朦朦胧胧。爬山坡,穿松林,淌溪水,慢慢走,慢慢看吧,那些不经意撞见的美好,会在记忆里永久留存,时时抚慰躁动不安的内心。

登山家马洛里被问到为什么要登山时,他淡然回道:“因为山就在那里。”是的,山一直在那里,任云卷云舒,任雨疏风狂,它都在那默默地等着你,等你去欣赏每一朵花,等你去抚摸每一块石头。爬山实在不需要什么宏大的意义,不过是踩着自己的影子上山,又追着夕阳的余晖下山,鞋缝里嵌着沙,裤脚上沾着泥,眼中是看不厌的山与水,心里装下了满当当的风与光,这份踏实的欢喜,大概就是爬山最动人的地方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