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1月14日

改革潮涌,破风立新

——徐矿集团以系统性改革激活百年国企新动能

阅读量:429

◎本报记者 李本领

2025年2月底,一场轰轰烈烈的总部机构改革,向全集团释放“不改革就没出路,不创新就没活路”的强烈信号,拉开徐矿集团本年度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序幕。

近一年来,徐矿集团聚焦“改革深化提升”,以系统思维推动改革向深水区突破、向新领域拓展,通过思想破冰、机制重构、产业重塑,破解发展瓶颈,激活内生动力,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书写“破风向前”的新发展答卷。

总部机构改革,提升战略管控力

2月22日,集团公司召开总部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暨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体谈话会,推动集团总部向“战略管控+价值创造”转型。

在战略引领上,围绕构建“两源两新两融”发展新格局,实行“职能部室+事业部”管控模式,新成立4个事业部并开展平台化运作,推动总部从单一职能型向“职能+战略管控”型蜕变,从单一管理型向“管理+价值创造”型转身。

总部新增改革办公室,整合资源成立科技创新与数智化部,推动改革向制度化转变、常态化发力,推动创新更加聚焦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适应性好、应变力强、竞争力优的现代新国企。

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应对市场变化,总部机构改革实施机构“扁平化”,推行管理“大部制”。总部编制由266人压减到139人、减幅48%,总部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压减率分别达22%、34%。

持续解放思想,汇聚改革向心力

4月10日,集团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上,“破风者”精神——这一源自徐矿百年改革基因的精神内核,吹响挺进改革“深水区”的集结号。

改革一线的党员干部勇当“开路先锋”,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将改革动能不断转化为发展效能。今年1至9月份,集团稳住煤炭、电力“基本盘”,完成原煤产量1643万吨,控股电厂发电量92.3亿千瓦时,甲醇产量58.1万吨,实现营收140.3亿元、利润9.9亿元,经营质效总体稳定。

在收官“十四五”,开启十五五的关键时刻。9月底,一场“改革创新、实干争先”解放思想大讨论全面铺开,热潮涌动。一个月内,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全员下沉基层调研指导,45家二级单位党委全面动员、专题研讨,上下凝聚起“打改革牌、走创新路”的坚定共识,形成以“改革创新、实干争先”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

产业结构优化,锻造核心竞争力

今年下半年以来,“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为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重头戏”。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坚持“一企一业”,成为破解集团公司发展瓶颈、培育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6月,关闭矿井资源整合率先打响。针对关闭矿井人力、房地等资源“闲置分散、效率低下”痛点,集团公司果断拆分煤矿服务外包业务、关闭矿井存量资产管理业务,分别交由苏能矿业分公司、新美土地公司专业运营,实现“统一管理、高效协同”,切实增强产业协同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充分释放规模经济效应。

7月,煤炭销售专业化管理紧锣密鼓推进。集团公司将10家销售单位的资源、渠道、数据全面归集至江苏省运销公司平台,通过“垂直管理”灵敏响应市场波动,凭借“统一定价、统一调配”强势提升议价能力。

8月,矿业工程、后勤服务、机械制造等专业化整合“组合拳”同步发力:以江苏矿业为主体整合长城基础公司、新美建筑公司,延长矿业工程勘探、建筑产业链;以华美建投集团为主体整合后勤服务业务,聚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华东机械公司为主体整合矿用支护材料业务,做强矿用装备制造产业链——多领域专业化整合齐头并进,为高质量先进制造业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正值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战决胜”之年。站在“十五五”发展新起点,徐矿将始终坚持“向改革要活力、靠创新增动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系统重塑”的魄力深化组织结构优化和资源整合,全力改出“澎湃效能”、激发“全新活力”,将历史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在新时代国企改革浪潮中再现徐矿荣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