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1月14日

草原崛起“白音华”

阅读量:782

◎本报记者 李本领

祖国北部边陲、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0月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褪去葱茏,尽显深邃辽阔的苍茫底色。草原腹地的“锡盟——泰州”直流特高压通道配套电源和“蒙电送苏”重点推进项目——苏能白音华发电有限公司2×660MW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打破了深秋的静谧,让这片草原涌动着蓬勃生机。

2023年5月6日项目现场浇筑第一方混凝土,800多个日日夜夜,徐矿电力建设者以扎根边疆的坚韧与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不断催动项目“拔节生长”,建设成势。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前具备“倒送电”条件。

苏蒙协同,跨越千里的能源远征

当草原的风吹过彦吉嘎河的晨雾,一条跨越1800公里的能源动脉正在稳健搏动。作为国家“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配套电源点,苏能白音华发电有限公司2×660MW项目,不仅是江苏与内蒙古两省区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更是新时代能源战略跨区域协同的生动实践。

白音华,蒙语意为“富饶之地”,却长期面临“守着煤山缺电能”的困境。这场跨越千里的能源远征,精准契合了资源富集区与负荷中心的发展需求。项目通过将北疆草原的褐煤资源就地转化为清洁电力,每年可向江苏输送66亿度电能,能满足两百万余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既助推了内蒙古产业发展,又为江苏经济注入了绿色动能。

从2022年8月17日省国资委就“徐矿集团投资建设白音华电厂二期 2×66 万千瓦项目”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到当年10月27日取得“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华电白音华金山电厂二期2×66万千瓦项目核准文件变更事宜的意见”,再到2022年6月苏能白音华发电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不到1年间政企协同跑出“加速度”。139余项开工手续有序跑办,设计总图方案通过国家电规总院评审,勘探队伍顶着凛冽寒风入场——当第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摆在案头时,全体建设者为之振奋,这是草原记住的第一个“破风者”时刻。

挑战极寒,破冰攻坚的千人会战

苏能白音华发电有限公司2×660MW项目所在地位于高寒地区,荒无人烟。春秋季节风力可达8级,一年中超过半年时间被冰雪覆盖,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仅就气候条件而言,这里称得上是电力工程建设的“禁区”。

“敢为人先,就要把困难想得充分些,但亲历这些,还是吃了一惊。”苏能白音华发电公司工程部部长宋刚回忆起第一次在工地过冬的场景,仍心有余悸,气温降至零下38摄氏度。现场随时刮起“白毛风”,能见度不足5米,厚实的衣物瞬间结上一层“冰壳”。

风雪吹不怕徐矿人,困难吓不倒徐矿人。面对极端的自然条件与恶劣的施工环境,建设者们克服当地复杂气候条件,不畏风雪、迎难而上、实干苦干,突破一个又一个“关卡”,闯过一个又一个“节点”,有力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截至目前,该项目主厂房ABC列框架及各层平台已全部施工完成,正在进行防水和外墙保温作业,总体进度完成53%。两台锅炉正在进行受热面组合安装,锅炉总体进度达60%。

9月3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1#、2#间冷塔筒壁提前27天顺利结顶,标志着该分项工程建设重心从土建施工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建设者们没有时间庆祝,便全身心投入到下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赶在冬季来临前完成主厂房及锅炉关键区域的封闭。为此,该公司通过科学策划、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交代交底等多项措施,将1700余名施工人员拧成一股绳,为10月底完成相关工程建设,确保冬季施工不停歇、安全无隐患打下坚实基础。

敢为人先,技术创新的破风之旅

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凛冽寒风中,苏能白音华发电公司技术团队创造了“向空气要水”的奇迹。

针对锡林郭勒地区年降水量仅300mm的水资源困境,该公司研发的烟气提水系统如同草原上的“隐形水库”:利用100℃排烟与环境空气的温差,通过3级换热器冷凝提水,水质达到汽轮机凝结水标准,让机组运营实现“用水自由”。

“在高寒地区建设大型火电项目,需要一些技术创新做支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项目借鉴同类机组的先进设计理念,围绕“安全可靠、以人为本、高效环保、节能降耗”的建设目标,致力打造精品工程。依靠技术创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生产运营期零补水,具备深度调峰至20%THA的能力及全负荷脱硝能力,煤耗指标将达到同时期、同地区、同类型电厂的领先水平,实现绿色高效稳定运行。

截至今年10月,公司聚焦火电机组核心技术攻关与降本增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创新成绩单”:主厂房外墙结构优化、输煤系统优化等技术改造项目落地,累计节约投资超900万元;主厂房及循环水泵房布置优化项目斩获徐矿集团“四新”“五小”劳动竞赛三等奖,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样板案例”,真正让技术成果“落地生金”。

在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上,该公司今年投入科研项目资金突破2600万元,同比增长超5%;2024年启动的“660MW火电机组工程建设智慧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于今年2月通过集团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在实际生产中实现管理效率提升,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闭环全面打通。

面向未来,数智赋能的铺路筑基

温度、湿度、风力、人员、车辆……智慧大屏上频繁跳动的数据,实时反映工程建设情况。即使高峰期6家施工单位2000余人交叉作业,项目现场也井然有序。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安全高效推进,后期运营稳定可靠,该公司从建设到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积极探索“数智电厂”建设,统筹布局基建,兼顾运营长远,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运营与智慧管控深度融合。工程部副部长李荣伟介绍,通过安装在现场的150余个视频点位及4处高空瞭望视频点位,可实现对项目区域内的监控全覆盖,真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

“数智电厂”建设,落子未来发展格局!苏能白音华发电有限公司将工程建设的数据同步上传,并预留接口,方便未来调用,生成1:1的“数字电厂”。这份草原上诞生的“数字能源档案”,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破风者”的创新基因——在数据的长河里,苏能白音华发电有限公司的智慧故事才刚刚开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