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矿集团
“根基工程”让“兵头将尾”强起来
本报讯(记者 李毅 沈璇) 徐矿集团始终将班组建设视作“根基工程”,通过聚焦班组长能力提升、健全保障机制、强化落地执行,持续激活班组活力,以系统化举措推动班组建设走深走实,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筑牢“细胞”根基。
聚焦班组长队伍建设这一“牛鼻子”,徐矿集团将班组长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班组长素质提升培训,强化基层班组长“兵头将尾”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其安全现场管理、风险防控及团队领导能力。培训覆盖集团15家煤矿及项目部,参训人员岗位全面覆盖采煤、掘进等一线生产班组,井下机电维护、皮带运输等设备管理班组,以及通风设施维护、瓦斯检查等关键安全岗位,实现核心生产环节班组长无死角覆盖,确保培训效果直接传递至基层。培训围绕安全管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三大核心能力需求,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原则,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徐矿集团将加强班组建设、提升班组长待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协同发力、久久为功,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职能部门、各所属企业将班组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投入保障。加快修订完善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班组长选拔任用与考核激励细则等制度,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及时总结推广班组建设和班组长队伍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生动局面。同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力求各项工作举措贴近实际、便于操作、注重实效,真正让班组长感受到变化、得到实惠,让班组细胞焕发勃勃生机。为了让班组长“有干头、有奔头、有尊严”,徐矿集团各单位推出一系列硬核保障措施。其中,天山矿业公司每季度召开班组长安全论坛及推进会,邀请优秀班组长分享管理经验,积极选树典型,评选“先进班组”“十佳班组长”,并推广“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本质安全型示范班组”等创新管理模式,带动全员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郭家河煤业公司出台《班组管理制度》,严格班组长选拔标准,突出其技术、管理和责任意识,并在经济和政治待遇上予以倾斜,激发班组长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哈密能源公司强化后备力量储备,将班组长纳入公司人才库,作为干部优先培养对象,并在待遇上实施工资分配倾斜与专项岗位津补贴,确保优秀班组长有地位、有实惠、有前途。